新闻

小城创业故事:裹小递代理商马总的逆袭之路

字号+来源:安徽热线2025-04-30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在商业的世界里,总有人能在平凡的赛道上,跑出不凡的成绩。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裹小递城市合作伙伴马总在同城配送领域的创业故事。他从负债起步,在行业巨头的夹缝中求生,最终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从零开始:负债创业,行业夹缝求生

2019 年,马总怀揣着最后的 5 万块钱,在小城市租下 20 平米的办公室,购置 5 辆二手电动车,带着 3 个骑手,毅然踏入同城配送行业。彼时,各大巨头占据市场高地,小平台或被收购或在价格战中消亡。马总的公司刚起步,便遭遇巨头 “围剿”:在核心商圈推出 “满 10 减 8”的补贴政策,用高补贴挖走骑手,迫使商家二选一。最艰难时,公司账上仅剩 8000 元,几乎发不出骑手工资。

但马总没有放弃。白天,他亲自跑商家,承诺 “配送费比美团低,服务却更好”,一家家谈合作;晚上,他与骑手并肩送货,凌晨 3 点还在仓库分拣订单。他说:“巨头烧的是资本的钱,我们烧的是自己的命。但我们更懂这座小城。”

对同城配送的终极理解:不是跑腿,而是 “城市毛细血管”

马总深知,跑腿并非简单 “送个货”,而是城市商业的 “最后一公里润滑剂”。

从商家角度看,他研究各行业的配送痛点:餐饮怕洒单,生鲜怕延迟,五金店需能扛货的骑手。为此,他为商家定制配送方案,甚至协助小餐馆优化菜单,提升订单适配度。

从用户角度看,他要求骑手 “配送时多问一句”。送药时确认是否需代买其他物品,送餐时顺手带走垃圾。这些细节大幅提升了客户黏性。

在竞争中,他不与巨头拼补贴,而是凭借 “灵活” 切出市场份额。美团不接的夜间急单、超重货物、特殊需求配送,他的团队全部承接。

马总说:“同城配送的核心不是 ‘快’,而是 ‘懂’。懂商家需求,懂用户急迫,懂骑手顾虑。”

把骑手当兄弟,他们才会把公司当家

在马总这里,骑手是 “兄弟”,而非 “人力成本”。他保障骑手收入高于行业 20%,绝不拖欠工资,还设立 “雨天补贴”“夜班奖金”。骑手生病,他主动关怀,亲自探望。因此,他的骑手流失率不到行业一半。许多老骑手表示:“这儿干活累,但心里踏实”

创业心得:小生意,大智慧

马总分享了他的创业心得:

“活下去比做大更重要” :别被 “日入过万” 误导,小城市生意是细水长流,稳定盈利才能长久生存。

巨头不可怕,怕的是没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再强的同行,也有覆盖不到的缝隙,找到它并扎根其中。

人心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赢得商家信任,留住骑手,培养用户习惯,这是最好的竞争壁垒。

马总常说:“我们不是大公司,但我们能让相信我们的人过得更好。” 这或许就是他在同城配送领域生存发展的核心秘诀。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本站编辑修改或补充。如果涉及侵权,请邮件进行说明,如果属实,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删除!